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新型用电负荷广泛接入,微电网等新业态加速涌现,对电网挑战日益增大。据统计,电网2024年以来发生2.59万台配变反向重过载,智慧配电网建设任重道远。
10千伏线路重过载认定原则:正常运行方式下,最大负载率大于等于80%、小于100%持续运行至少2小时的线路认定为重载。正常运行方式下,10千伏线路最大负载率大于等于100%认定为过载。配变重过载认定原则:正常运行方式下,最大负载率大于等于80%、小于100%持续运行至少2小时的配变认定为重过载。正常运行方式下,配变最大负载率大于等于100%认定为过载。治理措施:将负荷切改给附近负荷较小的线路或者新建联络线路转带负荷。治理措施:若联络线路能够转带线路负荷且均能通过“N-1”停运校验,则通过调整联络开关位置解决;若联络线路不能转带负荷,则:1)通过已有或新建线路切改负荷;2)通过已有线路改造或者新建线路调整网架结构,增加联络线路转带负荷。
治理措施:将负荷切改给附近负荷较小的配变;分台改造;配变置换或利旧大容量配变。
为落实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网供电质量提升攻坚行动要求,解决电网设备反向重过载等安全问题,切实提高配电网可靠供电水平,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积极应对新能源发展新局面,创新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功能模块,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管理制度、政策支持作为双重保障,顺利破解配网设备反向重过载困局。德州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作为配电台区反向重过载治理工作牵头单位,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管理。
(一)技术突破,“1+3”实现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模块以配电自动化作为分布式光伏统一监测、柔性调节的智慧决策中心,率先贯通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多元协同管控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云主站系统之间的数据链路,形成了“一个平台下令,三个系统响应”的技术实现路径。
一是智慧透明,网源运行态势一目了然。系统层面,配电云主站汇集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采集台区运行数据,分钟级向配电自动化进行数据同步,实现对台区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终端层面,通过优化智能终端异常数据的上送逻辑,实现重过载异常数据秒级感知。二是光伏可控,决策执行实时快速响应。策略经多元协同管控平台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发,用采系统以“先控再调、后并先控”的优先级策略将指令分解到户,由安装在逆变器上的规约转换器实现分布式光伏的柔性调节,执行全程已达分钟级。 三是统一模型,监测研判全程一图到底。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完成“站-线-分支-台区”模型拼接,实现了10千伏及以下所有分布式光伏运行状态的透明感知,经综合研判后可自动生成调节策略、自动执行、全流程监视。四是安全消纳,双重逻辑保驾网源双赢。针对日常配调工作中共总结出的三个分布式光伏管控场景,构建了“保消纳,保安全”的双重逻辑架构,真正实现了由传统模式下的源随荷动向网源互动模式的突破。场景一:当系统监测到某台区反向负载率超过80%,自动自动生成控制策略以E文件形式经多元协同管控平台向分三档(光伏出力的70%-40%-10%)向用采系统下达,压减低压光伏发电功率,当确定光伏发电不再引发重过载,系统逐步恢复其发电出力。这也就是“保安全”控制逻辑。 场景二:虽单个台区负载率正常,但配电线路可因反送功率汇集引发反向重过载。应对此场景,首先考虑“保消纳”控制逻辑,即当系统监测到线路反向负载率达70%时,自动判断该线路是否可通过方式调整使得负载率低于70%,若满足要求,则模块自动推送运方调节方案,经配网调控员确认后“一键方式调整”。当光伏发电出力小于60%且持续一小时,系统自动进行运方恢复。当运方不满足调整需求时,启用“保安全”模式,通过分布式光伏柔性调节发电功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场景三:接带分布式光伏重过载线路发生反向重过载,其无转供路径或系统校验转供后线路负载率仍超70%,“保安全”逻辑自动启动,按照“先中压后低压、先集中后用户”的优先级对中、低压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发电出力以保证配网设备安全运行。为保障上述技术突破能够迅速落地,实现闭环管控,使模块运维精、调控准,制定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与指标考核体系。一是在组织保障体系方面。德州公司提出“清存量、控增量”的工作思路,成立分布式光伏管控工作小组,公司领导挂帅督办,明确供指中心、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职责分工,并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各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保障工作全速推进。“清存量”方面,坚决落实“全覆盖、全接入、全闭环”原则,针对存量反向重过载台区,倒排工期、协同各部门全力推进智能融合终端、规约转换器安装、调试,实现设备全覆盖,数据全接入。“控增量”方面,严格按照“抓源头、抓预警、抓落实”的原则,做好新增台区重过载预警,对配变重过载加强监测,配变负载率达80%时立即纳入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闭环管理,力求反向重过载“动态清零”。二是在运行管理体系方面。规范了分布式光伏接入流程、缺陷管理流程、异动管理流程,并编制了台区接入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监视工作规范及标准化运行监视任务卡等作业规范,确保维护、运行、消缺全链条能控可控。三是在动态考核体系方面。树立目标导向,制定“三线一保障”考核机制,即存量反向重过载台区闭环运行是底线,台区再次发生反向重过载是红线,智能融合终端和规约转换器标准化配置是前线,坚决保障台区反向重过载“动态清零”。各环节工作质效均与责任部门绩效挂钩,通过日通报、周例会、月总结机制进行督导。 德州公司积极行动,促请德州市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管理和优化调度运行工作的通知》作为光伏调控的政策依据,并将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写入《德州市分布式光伏管理标准技术方案》。随着该技术方案的逐步推广,成果得到国家能源局高度评价,相关内容已纳入《全国分布式光伏管理调研报告》。分布式光伏“柔性可调”应用至今,调节接带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343台,成功318台,成功率92.71%,真正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全额消纳及反向重过载的有效管控。从根本上解决了光伏接入受限问题,做到“应接尽接”。同时国网德州供电公司积极开展重要事项报备,首次对分布式光伏调峰常见问题进行知识信息维护,针对增量用户优先参与调峰等问题进行统一答复,避免产生相关投诉舆情。受理能监办光伏诉求同比减少50%;95598受理光伏相关意见工单同比下降57.72%,未再受理光伏相关投诉。 下一步,德州公司将持续优化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功能模块。在技术、管理方面双重发力,不断迭代模块功能,改善数据质量,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及策略执行的成功率、准确率,优化管理流程,切实提升基层执行质效。在省调智慧数字云电网进行试点部署应用,继续为全省分布式光伏管控做出德州贡献。1月28日,10千伏社直线倪庄#2配电去柱上变反向负载率已达82.73%,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模块实时监测到台区反送越限并立即下发柔性调节指令,约3分钟后系统收到策略执行情况反馈“执行成功”,结合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上送的遥测数据,台区下所接带分布式光伏出力已得到有效控制,台区反送重载已成功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