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漏电保护装置使用要求安装规范与注意事项

2025-03-06

一、最新国家标准

我国现行漏电保护装置(RCD)的核心标准为 GB/T 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旧版2005年标准。新标准进一步规范了RCD的技术参数、分级保护要求及适用场景,是民用与工业用电安全的重要依据。

image.png

二、使用要求 

1. 必须安装RCD的场所  

   - 民用场景:住宅插座回路(壁挂空调插座可除外)、浴室、游泳池、临时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  

   - 工业场景:施工工地电气设备、户外装置、潮湿/腐蚀性环境设备、农业生产机械等。  

   - 特殊场所:医院直接接触人体的医疗设备、水产品加工区等需使用 10mA高灵敏度RCD


2. 动作电流与时间要求  

   - 民用末端保护:动作电流 ≤30mA,动作时间 ≤0.1秒,用于快速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 工业设备保护:单台设备容量较大时,动作电流可为 30~100mA,但需确保与上级保护协调。  

   - 分级保护:工业系统中常采用三级保护(总保护、中级保护、末端保护),动作时间逐级递增(如总保护延时0.5秒,末端保护无延时),避免越级跳闸。


三、安装规范

1. 接线原则  

   - 区分N线与PE线:RCD的N线严禁与PE线混接,且不得重复接地。  

   - 系统适配:TN-C系统需改造为TN-S或TN-C-S后方可安装RCD;TT系统需独立接地。  

   - 匹配供电方式:单相220V用两极RCD,三相四线用四极RCD,工业三相设备需三极RCD。

image.png

2. 施工要求

   - 安装后需进行 1次按钮试验1次带载分合测试,确认功能正常。  

  - 组合式RCD的控制回路需使用 ≥1.5mm²铜导线,并预留足够飞弧距离。  

   - 潮湿、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应选用防护等级更高的专用RCD。


四、注意事项

1. 定期检测  

   - 每月按试验按钮检查动作特性,雷雨季或用电高峰需增加检测频率。  

   - 电子式RCD寿命约6年,超期需全面检测,故障RCD应立即更换。


2. 故障处理

   - RCD跳闸后,未查明原因前仅允许试送电1次,频繁跳闸需排查线路漏电或设备绝缘故障。  

   - 严禁短接RCD或利用动物测试,须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动作参数。


五、民用与工业应用区别 


1. 动作电流  
   - 民用:≤30mA(末端保护) 
   - 工业:30~500mA(首级/中级保护) 
2. 保护层级
   - 民用:两级保护(总保 + 末端) 
   - 工业:三级保护(总保 + 中级 + 末端) 
3. 设备类型  
   - 民用:插座、家电、手持工具等小型设备 
   - 工业:大型机械、户外装置、生产线等重型设备 
4. 环境复杂性  
   - 民用:线路简单,泄漏电流较小 
   - 工业:线路复杂,泄漏电流波动大 
5. 维护频率
   - 民用:每半年至1年检测 
   - 工业:每季度检测,高负荷设备需加密维护 

结语

RCD是防范触电和电气火灾的关键防线,其选型、安装与维护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民用场景侧重灵敏性与即时性,工业场景则需兼顾系统协调性与稳定性。用户应定期自查,专业场所应聘请持证电工操作,确保用电安全万无一失。



在线客服

关闭

微信

客户服务热线

19557160376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