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变电站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潮湿、灰尘导致设备故障,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电力安全规程,特制定配电室电气设备除潮、防尘管理制度。除尘管理要本着“配电室入口、开关柜柜体入口、开关柜柜内入口”三道防线要求,将灰尘隔离在电气设备外部,减低电气设备的污染周期。本制度适用于变电站配电室所有电气设备的除潮、防尘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一、防尘管理
1.开关柜柜体胶条封堵:对于脏污严重区域的开关柜,柜门应进行胶条封堵。选用耐老化、弹性好且密封性强的胶条,在封堵前,需清理柜体与胶条接触部位的灰尘、油污等杂物,确保接触面干净平整。然后将胶条沿柜体边缘均匀粘贴,保证胶条与柜体紧密结合,无松动、缝隙现象。粘贴完成后,要检查封堵效果,若发现有缝隙,需及时重新粘贴或更换胶条。每月对胶条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胶条老化、破损,应立即更换。
2.开关柜柜体散热风机:
①开关柜柜体散热风机里外要设置两道滤网进行除尘,里侧滤网在设备检修期间进行清理、更换,外侧滤网每日进行设备点检时检查,发现滤网有灰尘时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滤网。
②针对无散热风机的开关柜、保护柜柜体散热孔,要安装滤网防尘。
3.配电室进风口要求:配电室大门要安装闭门器,随手关门,每班对配电室门进行检查,闭门器损坏的及时维修或更换;脏污严重区域的配电室禁止长时间敞开窗户;配电室设置的轴流风机根据需要对进口处设置滤网,按周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4.做好配电室6S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期,对配电室电气设备表面进行一次清扫。要保持配电室地面、墙面的清洁和设备表面的清洁,定期进行拖地、擦拭,减少环境中的灰尘。
5.做好设备定期清理:
①根据规范要求及现场环境条件完成设备的停电检查维护,做好对开关柜内的电气设备的灰尘清洁工作。
②按照电气设备的试验周期,完成对综保装置内灰尘的清理、吹扫工作。
③根据规范要求及现场环境条件,对直流系统整流器、直流监控装置、UPS、监控后台等进行内部灰尘的吹扫。
6.做好设备隐蔽部位排查:根据配电设备工作原理、设计使用说明书,对配电柜内挡板、侧板等部位内部进行检查,对隐蔽部位的设备元器件按周期进行检查、清洁、紧固工作。
7.其他:
①要严格落实配电室防鼠管理要求,对配电室存在的孔洞进行封堵。
②涉及检修工作的,检修结束必须对孔洞恢复封堵。
二、除潮管理
1.开关柜柜底电缆沟积水处理:运行维护人员应每日检查开关柜柜底电缆沟的积水情况,一旦发现积水,及进行处理。检查积水原因,若是因为电缆沟密封不良导致雨水渗入,应及时进行密封处理。
2.柜底底板封堵与防潮处理:柜底底板封堵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止潮气从缝隙进入开关柜。同时,对柜底底板进行防潮处理,利用检修机会对开关柜自身配备的除潮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及时更换。
3.空调及冷风机使用要求:
①空调及冷风机的制冷量需与配电室的空间大小、设备发热量相匹配,确保能有效维持配电室温度在 25℃-30℃之间。
②优先选择具有防尘、防潮功能的空调及冷风机,以适应配电室的环境特点,减少灰尘和潮气对设备的影响。
③设备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高能效,应具备过热保护、过载保护等安全功能,且安装位置应避免直接对着电气设备吹风,防止设备局部温度骤降或结露。
④空调应根据现场情况,定期清洗滤网,去除滤网上的灰尘和杂物,保证空气流通顺畅。
⑤变频器室安装的空调、冷风机要根据变频室使用说明书要求,随变频器进行启停。
4.其他除潮措施:
①配电室要配备温湿度计,运行维护人员每日需定时查看温湿度计显示数据。当发现温度或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温度>30℃,湿度>60% )时,应及时调整空调、除湿机等设备的运行参数,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温湿度恢复正常范围。若温湿度计出现数据异常波动或不显示等情况,应立即更换备用温湿度计。
三、其他要求
1、各配电室要准备足量的滤网及胶条,污染严重或破损时及时更换。
2、涉及设备防尘、除潮相关设备要纳入设备点巡检项目中,按周期进行检查。
3、因各配电室现在环境存在差异,清扫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